“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全社會RD投資從2012年的1.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.79萬億元,RD投資強度從1.91%增長到2.44%。此外,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,中國已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?!?月6日,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中宣部舉辦的“中國的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。
王志剛說,十年來,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、整體性、結構性變革,成功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,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國、科技強國到產業強國、經濟強國的發展道路。
提供高質量的科學技術
帶動產業邁向中高端
王志剛說,過去十年,中國通過堅持“四個導向”,形成了支撐發展、保障安全的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新格局。
面向世界科技前沿,堅持目標導向,自由探索,在量子信息、干細胞、腦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。
面向經濟主戰場,以優質科技供給帶動產業邁向中高端,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。超級計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正在加速應用,推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業態蓬勃發展。
面向國家重大需求,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究,補齊短板,增強戰略領域能力,支持港珠澳大橋、川藏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。
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組織全國精銳力量開展疫情防控應急科研,在疫苗、藥物、檢測試劑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創新成果。,有力支持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
同時,中國仍然堅持以改革促創新,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。堅持擴大對外開放,形成了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寬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。
“未來,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?!蓖踔緞傉f。
加快基礎研究
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。
科技如何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?在王志剛看來,要充分發揮科技的滲透、擴散和顛覆作用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供給、科技支撐和新的增長空間。
具體來說,一是科技引領新興產業發展。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應用加快,智能終端、遠程醫療、在線教育等新產品新業態得到培育。
第二,科技推動傳統產業升級。經過20多年的“三橫三縱”技術研發,形成了我國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創新布局,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。立足我國煤基能源稟賦,加快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研發,連續15年布局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研發。供電最低煤耗可達264克/千瓦時,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,處于世界先進水平。
三是科技支撐重大工程建設。UHV傳輸工程、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、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。這一系列重大項目都是由重大技術突破推動的?!吧詈R惶枴便@井平臺的研制成功和正式投產,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進入1500米超深水時代。
第四,科技提升企業競爭力。企業科技投入不斷增加,占RD全社會投入的76%以上。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十多年前的4.9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33萬家,RD投資占全國企業投資的70%。納稅額從2012年的0.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.3萬億元。在科技創新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中,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90%。
第五,科技推動區域創新發展。北京、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引領輻射作用不斷加強,RD在三地的投資占全國總額的30%以上。北京和上海的技術交易合同中,分別有70%和50%出口到外地,形成了中部輻射帶動的示范作用。
第六,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。人才強、科技強是產業強、經濟強、國家強的前提,是高質量發展最持久的動力和最重要的引領力量。
王志剛表示,下一步,中國將加快基礎研究、應用開發和技術創新融合發展,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塑造更多發展新優勢,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。
科技體制改革
加快成果轉化
黨的十八大以來,科技體制改革是所有改革中的重要領域,同時也一直走在前面。據王志剛介紹,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》部署的143項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。但仍有一些深層次的改革和一些硬骨頭要啃。
比如,為解決科技成果轉化問題,修訂后的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》賦予了科技創新主體和人員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使用權、處分權和收益權。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和平臺,包括眾創空間、科技孵化器、加速器等。
“只要你想轉化成果,政府在不同的環節會有不同的服務和支持?!蓖踔緞偨榻B,2021年,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.73萬億元,超過全社會RD投資2.79萬億元,是十年前的5.8倍。
關于科研經費的支出,王志剛表示,加強資源配置,一方面政府的投入有明確的導向,體現國家發展戰略;另一方面是引導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科技創新。
“今后,我們應該著重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支持。因為基礎研究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,減少不確定性,增加確定性,加強基礎研究就是尋找規律、方法和技術路徑。同時,也要把科研資源的配置重點放在關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領域?!蓖踔緞傉f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